timg (4)

中央13部委启动一项重磅计划! 事关2019高考志愿填报,高三必看!

2019-05-06 09:25
浏览次数:1294

     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林草局、中医药局、中国科协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

     会议要求,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每年近千万考生参加高考,能进入正规大学校门的进50%。但是这几百万大学生中,接受完高等教育后,真正找到满意工作的并不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缺乏对专业、行业、就业的基本常识。

     其实,国家对希望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直有明确的规划。就未来10年而言,如果选择了“六卓越一拔尖”相关高校和专业,才有希望实现“高考改变命运”的梦想!


     “六卓越”具体指卓越工程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

     “一拔尖”是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将实现文理基础学科全覆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增加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

     “六卓越”和“一拔尖”两个人才教育培养专项,聚焦各有不同。“六卓越”注重当下和明天,是“脚踏实地”,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而“一拔尖”则是更长远的部署,是“仰望星空”,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科学家和思想家。

     列入这两大计划的大学和专业,都是国家高度重视、各个高校重点扶持的,尽管没有大规模宣传,也不为外界所熟知,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好专业!也是考生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

     拔尖计划:
     哪些大学哪些专业在招生?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或“拔尖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该计划的高校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营造一流学术氛围,通过国内国外交叉培养,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这项计划招生的前五届本科毕业生中,97%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有67%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0名的国际知名大学深造,10%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名的世界顶尖大学深造。

     第一批入选高校共11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入选。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名:元培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

     北京大学已在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其目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而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北大曾经给一位学生专门开出一门课,这可谓真正的吃小灶。

    清华大学:“清华学堂”

     实验班选拔各不相同,首批进入该计划的有4个项目:数学班、物理班、计算机科学班和钱学森力学班,预期还有化学班、生命科学班两个项目进入计划。这些实验班的入门选拔各不相同。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

    南京大学:“英才培育计划”

     建立在“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但做出很多变革,对学生培养的优惠政策可谓前所未有,进入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会比“匡亚明学院”学生的选择权更大,教师队伍的组成也将有变革。借助这一计划,新生有机会进入基础学科理科强化班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计划”。

     此外南大也拥有全国第一个通识教育学院——匡亚明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实施,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培养立志献身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学院推行通识教育在人文科学类、应用文科类、数理科学类、大地学类、化学与生命科学类、建筑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大学科类实施多学科、宽口径教学模式,并将逐步推广到社会科学、金融工程学等领域。学院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在培养有开拓精神、善于在学科交叉领域发展的个性化基础科学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复旦大学:“望道计划”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数、理、化、生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望道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英才班”

     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相关研究所联合创办了11个“科技英才班”(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师昌绪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天文英才班、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

     其中基础科学类英才班7个,高技术类英才班4个。涉及16个研究所和科大10个学院,总招收学生435人。同时中国科学院批准资助科大和14个研究所共同实施了14个联合共建项目。截止2010年11月底已开设基础和实验课程32门,编写教材2本,300多名学生接受了实验训练。

    浙江大学:“求是科学班”

     “求是科学班”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志向为基础,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世界一流的学科引领者”为目标,选拔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五个基础学科中某一学科有浓厚学习兴趣、具有较强培养潜力并有志于深入学习的优秀学生进行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

     由校长张杰院士亲自兼任学院院长。2010年致远学院将招收数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理科班,每个班人数不超过35人,在9月份新生入学后,所有上海交通大学2010级新生都可以申请进入致远学院,学院将从中通过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致远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英才班

     从2011年开始在全校各专业新生中另外选拔对生命科学具有浓厚兴趣、有志于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生,编入“生命科学英才班”。秉承“个性发展,性格塑造,独立思考,探索实践”的理念让研究生命科学成为一种乐趣。设立“英才班”的目标为培养一批热爱生命科学并具有原创性科学思想、高尚人格的“大师级”人才“苗子”。

     南开大学:“伯苓班”和“省身班”

     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专业的新生中经过二次选拔产生,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伯苓班”和“省身班”采用动态管理制度。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

     “弘毅学堂”下设5个学科小班,即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计算机班。“弘毅学堂”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新生进校后,在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主持下,以及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二次选拔。聘请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

    中山大学:“逸仙班”

     开始于2006年的中大人才培养新举措——“逸仙计划”下的项目。该计划将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的高考生源中择优选拔90名“尖子生”组建“逸仙班”,以理科基地为依托,实施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逸仙班”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两次专业选择,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

     厦门大学:

     在化学、生物、数学三个重点学科,将从录取的这三个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一小批特别拔尖的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一流教师,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院”

     已经组建2010级“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其成为基础理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的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计划实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华罗庚班”

     每年从全国优秀高中生中招生35人,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毕业生赴欧美一流大学继续深造或保送到北大、清华、中科院、北航攻读研究生。北航物理学院代表北航物理学科进入全国“珠峰计划”的物理部分。“北航物理学院爱因斯坦班”每年从全国优秀高中毕业生中选拔20人左右,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具有解决重大物理问题潜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吉林大学:“唐敖庆班”

     分“唐敖庆Ⅰ班”和“唐敖庆Ⅱ班”,其中唐敖庆Ⅰ班为化学与生物科学专业方向,唐敖庆Ⅱ班为数学与物理学专业方向。

    山东大学:“泰山学堂”

     泰山学堂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彭实戈教授说:“20年后,泰山学堂如果能出一位诺贝尔学奖的获得者,那就说明我们的探索是成功的。”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成立于2010年,在全校新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院,其每名学生每年培养经费将高达10万元。萃英学院实行“3+1”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3年,国外深造1年。兰大2010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成立“萃英学院”是其中一项,新学院招生专业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萃英班五类,每年招生80名,每人每年培养经费将达到10万元。

     四川大学:

     由化学学院、生物学院、物理学院、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具体负责培养方案。施行小班教育,课程进行优化,强调基础知识和兴趣培养。公共课由吴玉章学院负责。

    西安交通大学:

     每年选拔 80名左右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本科生进入数学、物理学专业学习,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果壳计划”

     从培养目标、生源选拔、三段式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环节、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特殊培养。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

     哈工大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立英才学院,具体实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思路,学生遴选与动态管理、培养方案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优秀师资聘请、首席学术顾问制度,国际化能力培养,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管理等创新能力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12年11月9日,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确定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125所,改革试点项目178项,其中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6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72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39项,“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1项。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旨在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1.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

     2.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3.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针对法学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将目标定位在: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9月22日,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开展国家农林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学校名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试点项目类型
涉及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
拔尖创新型
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保护、园艺
北京工商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河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
山西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沈阳农业大学
园艺、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吉林大学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
吉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产化工
上海交通大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江南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南京林业大学
林学、园林、森林保护
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
扬州大学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浙江大学
农学、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
浙江农林大学
林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
宁波大学
水产养殖学
安徽农业大学
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学
江西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中国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动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
河南农业大学
农学、生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园林
长江大学
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
华中农业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动物科学、农学
湖南农业大学
农学、植物保护、园艺、茶学
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学
广西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
海南大学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
西南大学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
四川农业大学
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
云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农学、园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林学
兰州大学
草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
宁夏大学
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新疆农业大学
草业科学
石河子大学
动物科学
学校名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试点项目类型
涉及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村区域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农业水利工程、农林经济管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园艺
北京农学院
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
天津农学院
农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动物医学
天津商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园艺、园林
河北农业大学
林学、森林保护、农学、农林经济管理
山西农业大学
园艺、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沈阳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电气化
大连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
吉林大学
植物保护、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延边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吉林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农林经济管理
北华大学
林学、园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
东北农业大学
农学、园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东北林业大学
森林保护、园林、森林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园林、动物科学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
南京林业大学
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
南京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
扬州大学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村区域发展
浙江大学
园艺、植保、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
浙江农林大学
园艺、农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
浙江工商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安徽农业大学
农学、园艺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
安徽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集美大学
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
福建农林大学
动物医学、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蜂学
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林产化工、园林
南昌大学
水产养殖学
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
青岛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聊城大学
园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河南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南科技大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学、动物医学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园艺
河南师范大学
水产养殖学
长江大学
水产养殖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
华中农业大学
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植物保护
湖北民族学院
林学、园艺
武汉轻工大学
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药学
吉首大学
园林
湖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广东海洋大学
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
广西大学
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园林
海南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
西南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重庆师范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重庆工商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
西南民族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贵州大学
林学
云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森林保护、园林、农林经济管理
西藏大学
农学、林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
甘肃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西北民族大学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青海大学
动物医学、草业科学
宁夏大学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
新疆农业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动物科学
塔里木大学
园艺
石河子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农学
学校名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试点项目类型
涉及专业
天津农学院
实用技能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北北方学院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植物保护
沈阳工学院
园艺、农学、植物保护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飞行技术
淮阴工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
浙江海洋学院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湖州师范学院
水产养殖学
安徽工程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阜阳师范学院
园林
黄山学院
林学、园林
南昌工程学院
园林、农业水利工程
宜春学院
动物科学
潍坊科技学院
园艺
河南科技学院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
湖北工程学院
农学、园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园林
重庆文理学院
园林
重庆三峡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西昌学院
农学、动物医学
西华师范大学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铜仁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
普洱学院
园林
西藏大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榆林学院
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园林
安康学院
园林
河西学院
种子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