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2-29
专业 [选择]+ 查看更多
专业 [选择]
+ 查看更多
2018-03-07 17:13
浏览次数:357
关于志愿填报咨询,一种很傻的行为如下:
一个父亲是普通农民且只能考上二本金融系的高中毕业生提问——金融就业好不好。
一个本科上财、硕士北大光华、父亲是省委干部的人回答———金融就业很好很好。
于是该高中毕业生欣然报考金融学。
类似的很蠢行为还有:
一个只能考上全国第三百名法学院的高中毕业生提问——学法学好不好。
一个本科毕业自中国政法大学正在美国顶级法学院混的人回答——法学就业前途光明。
于是该高中生欣然报考法学专业。
所以选择专业的第一条注意的地方——【切勿偏听偏信】。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阅历不同,起点不同,运气也不同。
有的人干自己那一行,干得好,于是天天鼓吹这一行有多好多好。
有的人干自己那一行,干得不好,于是天天咒骂自己的专业,恨不得再投胎一次死也不选此专业了。
还有的人干自己那一行,干得不好,但是死要面子,硬说自己这一行好。
出于这样的理由,我建议高考考生不要轻信一两个人的言论,尤其不要太相信极端言论,这里面往往有太多个人因素的掺杂。
说了不要做的事情,那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有两点,第一,了解自己;第二,了解行情。
关于了解自己,我们要知道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玩游戏,法师生来是法师,肉盾生来是肉盾;非要逆着来也不是不行,但是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关于这一条,我只能说——很难,很难,认识自己真的很难。人的能力分类可不像游戏角色的分类那么简单,可以评判一个人的维度众多,一篇文章肯定说不完。
关于第二条,我们需要找到比较了解各个专业时又比较客观的过来人,向其讨教经验。
这里面经验要包括以下这些部分:
1、这门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这可是最重要的问题,不要以为看名字你就能了解一个专业。很多人学了一两年才发现自己报的专业和自己心目中的东西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2、专业学习难度如何。
3、本科毕业就业情况如何。
4、申请研究生难度如何。
5、申请出国难度如何。
6、研究生阶段向其他专业转行难度如何。
7、专业方向的科研难度如何。
8、硕士毕业就业难度如何。
9、博士毕业就业难度如何。
10、从事教职难度如何。
11、深入学习这门学科之后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本科阶段的将会比较深入地进行一门学科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一个人专业分工的开始。这个分岔路岔开了,以后再变道需要的能量就比较大了。深入学习一门学科会看到一般人见不到的精彩,但也看到更多的是枯燥、艰深、或是失望。你可能会发现一门学科背后的奥妙,也可能会发现一门学科从根基上讲都站不稳脚跟;你可能会发现一门学科背后很多是简单枯燥的重复劳动,也可能发现一门学科对自己来说太难而不得不打退堂鼓。
“给家长的建议:孩子现在毕竟没有进入大学,没有接触社会,对很多事物缺乏明确的认知,很多时候认为自己喜欢这个专业,但实际上ta喜欢的只是ta脑子里想的那个专业。而实际上,它(专业)不只这样的,或者不只是这样的。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辛苦一些,帮助,辅助孩子把各个专业搞清楚。”
要解决这个难题,为自己的今后铺一条明路,方法我已说过,再重复一遍:第一,了解自己;第二,了解行情。
在结束之前老师给大家将一个故事:
石老师是07年高考生,记得那时候不论是家里还是亲戚朋友,都统一让我学一个专业,你们猜猜这个专业是什么?
就是“建筑学专业”,因为地产行业,从1999年地产业的快速发展,2001年出现投资投机狂潮,后面就开始非常的热。03年地王频出,04年房价大涨,05年短暂低迷,06年持续上涨,后面几年就开始暴涨,直到11年国家的大力调控。
在07年高考学习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现在还在做建筑行业的有多少呢?
在国内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随着国内大规模的基建结束,建筑业的黄金季节终结。
是啊!从上面这个小故事请各位家长认清一个事情,孩子选择专业不是为了现在,而是未来4年后,很多专业现在可能看起来很好,热门,好就业,四年之后呢?
所以选择专业一定要深思熟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