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2-29
高考倒计时90天要怎么调整心态+ 查看更多
高考倒计时90天要怎么调整心态
+ 查看更多
2018-03-07 16:55
浏览次数:584
前言
近期很多家长跟仲老师反馈,感觉孩子越到考试前学习越没动力;同样,随着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很多考生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郁闷、烦躁甚至是厌恶学习。为此仲老师总结了考生调整心态方法,以及家长如何帮助考生缓解压力,以最轻松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90天复习,迎战高考!
一、考试如何自己调整心态
01
《找准症结》
很多人苦恼都不在于不理想的成绩。摆脱由此产生的焦虑绝非难事。要学会分析其中的原因仔细想想,是事先没有认真复习,遗漏了本该记住的知识点,还是考试不够专心,没有申清题目,或者身体状况不佳,难以认清思路... ...不要因为几次考试不理想就完全否定自己,找出自身切实存在的弱点,然后依据对症下药,保证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出类似的纰漏。
02
《积极暗示》
经常做积极的自我暗示,这会帮你迅速提高自信,可以在心里默念,也可以写张纸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自己“我能行”、保持沉着镇静。多做平时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也是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错过的题是你习惯性出问题的地方,利用最后一段时间,心平气和地研究这些错题,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能避免在高考中白白丢分。
03
《摆正目标》
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是众多考生梦寐以求的归宿,很多人就把目标设定于此。目标高一点有它的好处,能带来强大的学习动力。但要注意,高考终极目标的设定是需要与自身实力相结合的,也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给自己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计划,否则当结果与预期偏离太远,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带给你严重的打击。要知道,我们在与别人赛跑,更是在与自己赛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优秀是线性的进步。卓越是指数的突破。
勇敢地闯向未来。
勇敢地闯向未来。
你有机会创造更精彩的故事。
远比高中精彩的未来在前面等着你。
04
《少想结果》
许多考生总害怕自己实现不了目标,担心高考会失利。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对高考结果的预期上,必然会使自己陷入焦虑的泥淖,过度紧张,而没有心情去忙该做的事情。高考的成绩可不是靠凭空想出来的,当你投身冲刺复习时,请忘掉自己以往的成绩,相信自己,当初设定的目标是结合自身实力制定出来的,目标适当,只要用平常心来对待最后的冲刺就是成功,你一定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二、高考前调整心态注意事项
1、全面的复习
想要在考试当中有尽可能好的发挥,和复习是脱离不了干系的,多复习一点总比少复习一点好,多复习一门功课总比少复习一门比较好,高考奖金,所有老师都会集中考点一遍又一遍的给大家复习,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听讲哦,说不定就这一个月,你的分数可以上升不少。
2、一颗平常心
心态的保持非常重要,不要过度的紧张,考的好每个人都想,也许达不到自己心目当中的要求,我们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人生充满着变化,也许这样子的安排会对你的未来更加有力,总之,把握好现在,努力,尽力,不后悔就可以了(特别是家长,不要施加给孩子压力,而是应该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放松下来,才可以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个最好的状态)
3、稳定的作息
考试之前必须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为了最后几天,通宵去复习,熬夜非常的不好。影响白天的状态,而且影响课堂上的复习,如果很紧张睡不着的话,可以在高考前的几个晚上多喝一些热的牛奶,有助于睡眠。
4、选择性的饮食
高考之前吃什么也很关键,太油腻的太辛辣的都不考虑,海鲜也尽量少一些,饮食清淡为主,可以选择多吃一点水果,例如橙子和菠萝,白天感觉比较倦怠可以含几块巧克力,补充自己的精力。
三、家长怎么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1、指导孩子合理归因
家长要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和恐惧情绪,要让孩子学会客观地自我评价,面对考试失误,学会合理归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把考试失败归结于“自己天生脑子笨和能力低”或归因于“考试题目太难”时,他们在心里就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赶上其他人,无法取得成功”,就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动力,会走向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最终丧失自信心。
2、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在复习迎考期间,有的孩子觉得努力了半天也不见成效,对自己很失望,每天幻想“要是能取消高考就好了”;有的孩子一次大考成绩不好,害怕再次经历失败,干脆临阵退缩,不肯参加考试了。这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要生存,就要学会在艰难困苦面前不服输,不到最后决不轻言放弃。高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是对我们学习成果和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既然别人能挺过来,就要告诫自己“我也能行!只要我咬牙坚持住!”
3、多和孩子沟通,有时间尽量能陪孩子一起吃顿饭
临近高考,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压力,会焦虑、急躁,这个时候,切不可见面就谈学习,一味追问成绩与排名。家长要把握时机,多和孩子聊聊天,侃侃大山,话题以轻松的内容为主,多说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最好能谈到孩子喜笑颜开,这样也许能让孩子把一天来紧张的情绪释放出来,以便在心理上得到缓冲。
4、家长要学会闭嘴,学会润物细无声
这段时间要让孩子穿平时穿的衣服,吃平时吃的饭,睡平时睡得床,让孩子在轻松和舒适外部环境中度过,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起居。睡前一杯奶,无声一杯水,都是对孩子关爱,胜过你的千言万语。
